Tuesday, March 27, 2007

回顾之那三个月(一)


不知为何,我就是无法完全认同国民服务。尽管,有很多人都称赞国民服务,还因结束而不舍流泪。还记得,那年我似乎是全场唯一一个没落泪的人。于是,同伴说我是冷血、没有感情的人。问题是,在那三个月的时光里,我几乎没有一天不期盼结束一切的日子快点到来。几乎每一天,我都在感叹,为何我会被抽中进国民服务?这又叫我如何去流泪呢?

国民服务,真的如此不行吗?对我而言,真的没有一丝值得提起的东西吗?其实,好坏因人而异。也得视那营的管理、环境、人事是如何。回想那三个月,的确发生了不少让我气愤的事情。愤怒,不解,乃至放弃。也许,是我先抱着批判的想法进营,才让我无法坦然接受营里发生的一切。

一人错,整组受罚,到最后还是不能使每个人都有觉悟,都会有责任感。于是,无辜的,继续无辜受罚。不想无辜下去,于是好意提醒,却换来一次又一次的失诺。只好,消极地随便吧!不禁问道:责任感,可以在三个月里塑造成吗?又或,纪律,可以在三个月里培养成并持之以恒吗?还是,出了营,一切又重头来过?

这是看个人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严刑峻法下,举止不得不规范,但心却可能依然故我。好比,特地引造出来的团体精神,是造作的,是不切实际的。那时,我就处于这种假面团体精神里。吃饭,必须一起开始吃;回房,必须一起走回房,等等。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执行起来时,却出现许多人为偏差。慢了点吃完饭,慢了点进队,得到的不是谅解,而是破口大骂。这难道就是团体精神吗?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总不能硬要求不同化为同样。也就是,我不能苟同同化政策。于是,我消极参与许多活动,宁愿沉默寡言,得过且过。那时,思想是近乎停泄不前,与外界讯息完全脱离之故,只能无助等待时间轻易流逝。最后,还被人冠上“假清高”,傲慢,及忧郁人之名。

或许,他们是对的。我的确对有些人、有些事存有不屑的看法。当然,我不尽全对,他们也不尽是错。只是大家背景不一样,看法不一样,如是而已。也只好尽量包容,继续忍耐,试着了解。这也许就是我进营最大收获之一。包容,忍耐,了解。除此,还有友谊。再沉默寡言,我还是不缺友谊。然而,出了营,友谊线只剩回忆,因为自己不曾主动联系。真糟糕。。。

回顾之那三个月(二)

其实,那三个月还是有许多值得重温的时刻。最记得,当我组划船队第一个到达终点线的刹那,我们即时拥抱欢呼的罕有昂奋。在细雨纷飞下,那似乎是唯一一次,我感觉到我们是团结的。不需要造作,不需要经过特意安排,衷心感觉到。
* * *
以前的文人,都纷纷称颂月光在夜晚带来光明。我是怀疑的。因为在我印象中,月光是暗淡无光,即使有也是微微柔光,又怎能照耀大地呢?但是,我在国民服务里找到答案,推翻了我的想法。当我们在晚上走进森林时,没有荧光灯,没有手电筒,却清楚看到四周,因为有月光。柔白月光,给人一种舒适温和的享受,煞是美也!原来,月光真的足以照耀大地,只不过是被城市里的街灯等遮盖了这自然美。
* * *
也得“感谢”其中一位教官,若不是他私自带我们深潜椰壳洞,并且关上一切灯源五分钟,我没有机会体验真正黑暗的世界。失明,眼前尽是漆黑,什么都没有。无助,绝望,恐惧,妄想,什么都会出现。我还仿佛听到,黑暗在呼吸。每一声每一息都仿佛在吞噬我们进入他的世界。其实,我是害怕无比的。我怕黑。也只有尽量让自己的思绪集中在一个地方,不想其他的事。恢复光明的那一刻,我非常非常庆幸,我看见的,不再只是漆黑。于是,我带走了知足,与惜福。
* * *
至于,社会服务时,则有幸下乡服务,深深感受到他们的热情,他们的纯朴。尽管他们走在发展趋势的墙角,但他们不也是为国为社会贡献的一份主干吗?我们,好歹也不该忽略了他们,更需去帮助他们、关怀他们。尤其是那些较不幸的一群,如残障人士。那一天,看到那个先天缺陷的小女孩,旁若无人地高兴唱歌,天真无邪的笑容,差点让我流下泪来。如此悲剧,为何会发生在他们身上呢?大伙儿,在离开后也似乎久久不能自己,回想着之前看到的残酷事实。

当许多人正在任意挥霍时间、金钱在无关痛痒的事上时,另一群人正努力存活,艰苦过好每一天。如此强烈的对比,应该如何去纠正呢?他们的挥霍,让我把泪流在心底。我们,真的不能再视若无睹。帮助他们,同时也是帮助自己的未来啊!
* * *
最难忘的,还有平常视他人于无物、惹事生非的带头大哥,竟会在离开营的那一天,走到我面前,声声抽泣说道歉!我当时是吓了一跳,也罕有地感动。是什么原因,使他如此呢?是悔改了?这会是冥花一现吗?我其实没想如此多,当时也只是不知所措地站在那,也不想为这些问题找答案。至今,我不知他已是如何,但我还是会相信他,及其他同样抽泣道歉的人所带给我的少有感动。因为,我相信人性本善。没有人,是改变不了的。最重要的是,有心,自爱,及旁人的支持。

回顾之那三个月(三)

正确地说,我应该是对于国民服务能否如期达到其目标,不能完全认同,始终抱持怀疑。没错,它是提供了一个地方,让我们各民族的年轻子弟生活在一起;它也提供了一个空间,让本来没甚往来的我们有机会进一步了解彼此的不同,以至塑造种族和谐的一代。而培养有纪律、崇高爱国情操的一代也是其目标之一。然而,单单三个月,就真的会带来如此大的功效吗?

试看,花费了千万零吉,动员了无数人力,却还酿成了八个悲剧,及大大小小的纠纷,我只想说,其功效是个未知数,必然关系不在。国民服务的出发点是好,但其代价一定得减至最低,甚至没有。我们实在不能容许另一悲剧的发生。因此,管理及执行上的各种人为偏差必须被根除。是男女分营也好,是男女比例为60对40也好,我觉得,最终矛头仍得指向管理者及执行者。他们才是这计划的关键所在吧!

三个月结束培训出来,也许我们是学习了不少,成长了不少。但是,现实里的周遭若是依然存在各种不公平、不平等的待遇,依旧有不少保守痼弊的思想及制度,那岂不与我们在营中接触的完全相冲?我们会怀疑我们曾接收的教诲吗?也许,问号是不停地浮现,夹带着不解与疑惑。毕竟,理论往往与实践有天壤之别。

还有就是,有幸参与国民服务的十八岁子弟其实只占了总人数的一部分。对于那些无幸参与的人来说,他们难道不也是属于应该接受培训的对象吗?他们,也是国家未来主人翁啊!如此不全面的培训,其功效还能是全面吗?

如果,十一年学校教育的潜移默化,加上社会教育的积极持续,已是足够灌输一切良好价值观,已能培育出能为国为民的年轻一代,国民服务的一些目标可以省略掉吗?大学生还有必要修种族关系一科吗?有关当局还会不停指责我们不懂感恩、不爱国吗?

我也有错,因有很多时候是我自己不喜欢与他族交涉,宁愿和自己人在一起。同是大马子民,竟还分自己人与否,这是谁的错呢?也难怪有许多人感叹,如今的马来西亚人,自豪称自己为马来西亚人仍不是全部。也许这就是为何有关当局如此迫切推行国民服务之故。

在此,我不敢定论国民服务需停止进行。尽管我曾如何地批判它,它还是静悄悄地在我心中占了一片记忆空间。对我而言,那些总是新体验贵经验。再怎么不愿意都好,我还是不能否认,它影响了今天的我。

嗟乎,真是令人又爱又恨的三个月!一言难尽。

Bridge To Terabithia

看到预告片时,我还道她是一部Narnia似的电影。结果,看完戏走出戏院坐上车子回到家后,我依然平息不了自己,让自己完全接受她。

因为,实在太出乎意料了。没有Narnia里那些会说话的动物,也没有涉及正邪交锋的战斗。仿佛只有让我捉摸不定的感想。导演到底真正想传达什么讯息呢?

这的确不是一般的儿童戏,因小孩看了也不知懂不懂、明不明。我觉得,她是拍给那些已因现实,或因长大了,而远离了曾经自己也陶醉其中的想象世界的人们。他们不只使自己离开,还不时限制,甚至拒绝小孩们想象的空间与能力。功利主义,现实主义,可真埋没了不少莫札特、爱迪生、毕加索啊!

在Terabithia里,两位主角凭空想象,建立了只属于自己的王国。没有外人的干扰,没有恼人的异样眼光。在那里,只有欢乐,只有想象的乐趣。这似乎是每个人都想拥有的地方。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地方。

然而,人性依在。小男孩一念之差,间接酿成了小女孩的悲剧。这个转折点,相信没有一个观众会预料到,也不愿意接受如此的情节安排。我,就首先惊讶,然后一直抱着小女孩会在Terabithia里复生的期盼。我也随着开始想象起来。。。而结果是,她真的离开了。毕竟,这是部现实的电影。

小女孩的出现,让小男孩找到Terabithia,找到自信,找到笑容;她的离开,却似乎使小男孩实现Terabithia,把想象实践出来,也把想象之美带给其他人。

我想,应该不是每个人都能对这部戏拍手叫好,因为她不是什么满足视觉听觉享受的电影。她,有点艺术,有点深奥,却直击我渐渐淡薄的想象空间。好久没让梦自由翱翔了。。。

在此,想借用李安导演的一句话: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Bridge To Terabithia。”

Sunday, March 25, 2007

回顾之辩论

尽管,我因为辩论,被父母责怪连连,还曾闹得不欢而散。
尽管,我因为辩论,没能专心致志于学业,而只能落得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尽管,我因为辩论,放弃了太极练习,未能一圆武侠梦。
尽管,我因为辩论,而第一次失声,进而影响我的声带至今,使我唱不到高音,不时还会干咳不停。
尽管,我因为辩论,使我曾被朋友嫌弃,因我言谈中充满着辩论味道,让他们很不好受。

但是,我从不后悔,我选择了辩论这条路。不只是因为那许许多多的回忆,还在于她让我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包括逻辑,包括批判精神,包括分析与总结。其中最重要的是,她使我不再惧怕面对四周的眼光,勇敢站起来把自己的想法或意见,理性并条理地说出来。

是辩论,提供了那空间及机会,加上师兄们不辞劳苦地教导我们,使我,至少我本身,才有今日。当然,辩论不只是甜蜜的。中四那年,怀抱自信的我们,半路被树拌到脚,摔了一跤,差点因此而从此放弃辩论。过后,还被校方硬逼去参加一种国会式的辩论。由于我们完全不熟悉这新赛制,而且还是接近考试期,我们是不愿出赛的。奈何,强权胜公理,我们还是硬着头皮上场。

吊诡的是,不抱希望的我们,竞一路幸运地闯进决赛。虽然,最后功亏一篑,屈居亚军,但这天掉下来般的机遇,似乎让我们重拾辩论热忱,又在一头望辩论世界里冲。或许,就是那一次的幸运,让我们觉悟了少许,也就是,与其执着于胜败,享受辩论难道不才是我们辩论的目的吗?

中五那年,我们试着去享受辩论。开始时,还真的差点上演滑铁卢。不过,命不该绝的我们,终于在八强赛时,抛开一切,享受辩论了!紧张难免,但更多的是谈笑辩论担子放。因为我们深知,那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有机会与同伴一起追逐梦想、享受辩论的时候了。。。

结果并不重要,因为我们实现了我们决定享受辩论的承诺。唯一遗憾的是,也是至今深深遗憾的是,那是我们都回不去的从前了。我本身,就几乎没机会再涉足辩论了。而且肯定的是,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机会,是没了。这就是我迟迟难以释怀我离开的原因之一。

曾有人比喻辩论如一双跳舞红鞋,一穿上去,就会一直跳个不停,想停也停不了。
我也许也是停不下来的,但仿佛却只是继续在没有观众旁观下,上演独角戏。

突然,好怀念当年的辩论之家。时时洋溢着梦想、热忱、友谊、欢笑。。。

回顾之辅导学会

我在学校里不算是个很活跃的学生。除了辩论,就只有辅导学会。然而,她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却不是在我身为委员会成员之一的时候,而是参加她那同龄辅导员培训营的时候。

那是2002年的事了。也许,是自己年少轻狂,甚至有点夜郎自大,以致在那营中闹出事端来。事发起因,我也不想多说。只想说,那次的培训营,让我深刻了解到,做什么事,办什么活动,进行什么节目,都必须要有个明确的宗旨与目标,并且需紧守着他们不放。要不然,不解、疑惑,甚至不满,都会出现。

还好,那次的事故,没留下多深的伤口。而我,也顺利成为同龄辅导员。那我岂不是在辅导方面经验丰富?非也。回想一番,所谓的“顾客”还真屈指可数呢!不过,“顾客”屈指可数,却没让我白成同龄辅导员。因为,它平衡了我同时身为辩论员的身份。我是如此觉得的:辩论员,词锋犀利,总在找对方的破绽;辅导员,却是同理心,语气温和,至少没有让对方有压力。如此一来,两个身份重叠下则达致平衡。

或许我这只是个歪理。但,辅导学会的确让我走过又一段成长之路。不知不觉间,我懂得如何自疗伤口,同时也尽力帮助朋友,扶持他们走过道道分岔路口。看到朋友们重展笑颜,还真有种成就感呢!不过,我也知我自己只是略懂皮毛,关于辅导,仍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突然想起那年轮到我们筹办同龄辅导员培训营时所面对的种种问题。还记得,整个筹备时间前后只有五天,而且还是天天都有新问题,尤其是来自老师的压力,还真不是人过的五天!不过,五天是短,成绩却佳!因此每次谈起那年的培训营,我们都格外兴奋,格外自豪。

我在辅导学会的日子,其实是很短而已。然而,此刻回顾一番后,发觉她留给我的还真不能和那日子长度作比较。看似蜻蜓点水的痕迹,其实不知觉间,已布满我的生活、我的未来。

Wednesday, March 21, 2007

朦胧


朦胧中,前方路难测。唯能做的,是不轻易把视线放下。往前看,往前走。

Sunday, March 18, 2007

回顾之三德

何谓三德?
信、望、爱。
我的母校。

一日三德生,终生三德人。尽管已离开母校两年有余,但我还是不忘介绍自己为三德生。说来也真耐人寻味,因有很多人恨不得快点能摆脱三德两个字,而我却似乎不愿轻易放弃她。是什么原因,我也说不上。就纯粹是,一种母校情意结吧!

朋友们都不禁问,为何还如此喜欢回三德?不是已人事已非了吗?对,我不否认,人事的确已非。但我却依然对遍布母校各角落的足迹与回忆,回味无穷。如今,我仿佛还能听到当年那无忧无虑的笑声,在空气中响亮回荡着。还有,那颗初临世事的赤子之心,及追逐梦想的纯劲,都似乎在漫步校园中重获生机,重新萌芽。

或许,是因为当年那与友共谋大计之景已不复还,也难再重逢,我才如此紧捉三德不放。每一草每一木,尽是故事。有着属于自己,属于大伙儿的故事,叫我如何能轻易忘怀呢?不过,改变是无可避免的。正如如今的三德也已和我初进学时大不相同面貌了。所以,不是我们要忘记,而是我们不自主地被抹掉了回忆。因此,我只能紧紧地把最后的倩影,锁在脑海里。毕竟,那是我们都回不去的从前了。

十万里路,如今仍有多少人在路上呢?又有多少人即将踏入呢?

爱吾三德。

回顾之我与书

人生第一本接触的书,是西游记。当然,并不是什么很厚很厚的版本。只是本儿童彩色班。但其实我压根儿不明白它的故事。只知道,有个猴子样的,很厉害;有个猪样的,很滑稽、可笑。

而第一本从图书馆借回来的书,是叫大拇指。那时我才三年级。不过,已经可以看懂那故事了。大约是说一对夫妻等了很多年终于生下个孩子,却只有一个拇指般大,就取名为大拇指。接着故事就从大拇指闯荡世界开始。。。而我也从大拇指开始,每星期至少借四本书回来看。几乎没有一个星期会偷懒。若是大概计算一番,则一年有52个星期,一星期借4本,那么一年累积下来不就。。。原来我曾游览过如此多的书。

然而,当年的我是贪心的,什么书都想看。不管是文学,历史,还是天文,也不管看了懂不懂,就通通借了回来。结果,弄巧反拙,弄得自己不文不理,只懂皮毛,没能如他人般,专心于一领域并学有心得。没错,略懂皮毛,是好过完全不懂。但是,没有一技之长,也不很好吧?成不了博才,起码也得是个专才。

我很少上网,也不怎懂得通过网络吸收知识。因为,网络对我而言,是个没有鲜明路标的宝藏地。我知道,有很多宝藏在那,但我就是不知从何寻找关键线索。于是,什么知识,什么讯息,我都是从书本上得到。可以说,我没有书不行。尽管课业繁重,但我还是坚持不离书。就连上着课,我都会放一本书在抽屉,随时拿出来,偷偷看。。。我知道我是很不应该如此做,但有时为了打发瞌睡虫,只好出此下策了。

这两年身在首都,我再也无缘借书,却卷入买书热潮!两年来,大约买了不下二十本的书。几乎都把钱花在买书上,超响应政府号召的缔造书香社会运动呢!结果,书多得书房的书橱也无处放,得先放进盒子。但愿,我日后能拥有自己一个书房,做个小小图书馆,让我不出门也能泡在书海里。

那么,身在樱花国,我与书的缘分,是即将升华,抑或落寞呢?听说那边的书店到处林立,却不知有没有一处是能许我再度畅游书海的呢?

看来,我不能再靠翻译版,走进村上春树的挪威森林了。

Monday, March 12, 2007

mukhsin

我不是影评人,也不是对电影有研究的人。我只是个看电影来消遣的学生。而通常我都是看外国电影,好莱坞电影。然而,我还是想说,sepet、gubra及mukhsin真的是属于马来西亚的电影。因为,她们让我看到,最真的马来西亚。

若要我用一个字来形容mukhsin,就只有,美。马来甘榜的美,祖国大自然的美,及人与人之间的美。蕉风椰雨,青葱稻田,伴随着人与人间纯纯的交织。那一刻,我忘却了潜伏四周的阴霾,独自陶醉在那一份美。

甚至,走出电影院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复的,是对祖国的颂美。“这才是马来西亚的美啊!”不是最高最大的钢骨水泥,也不需拥有最豪华最绚丽的设计。而只是,简单不造作的和谐,及来自自然的美。我们拥有得天独厚自然美景,难道不才是最能引人入胜、吸引人到来的关键吗?

保存属于自己的特色,展现最真的自我,才能留下那日愈疏离的心灵。

一个简单不过的小小爱情故事,竟让我在思路上走得那么远,果然是yasmin ahmad。也因为yasmin ahmad,我没有错过,mukhsin。

回顾之海

我喜欢海,应该是中三那年,参加了一个在海边的生活营开始。第一晚,我几乎没睡。因为,第一次与海如此接近,胡思乱想。刚好那时下着雨,不禁担心起来。结果,整晚“洗耳恭听”。。。

我喜欢听海,大概是那个晚上的“洗耳恭听”促成的。尤其喜欢,闭上双眼凝听那海浪声,一波接一波,不只打在海岸上,也打进我心。还有那轻柔的海风,吹拂面频。带走人世尘嚣,带走生活风霜。

我喜欢看海,因为海阔天空,一切的烦躁尽是尘微,仿佛碧海蓝天下,尽扫而空。最向往,能什么都不管地一直看海。眼前尽是海,任心自由翱翔。

我喜欢书海,因为这是我求知的地方,也是我不孤单的地方。不管生活再忙,投身书海是我坚持不弃的事。然而,在书海游得越久,就越茫然于她的浩瀚,使我不知下一个目的地。。。

我喜欢学海,因为我在那曾义无反顾过,也逐渐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更重要的是,我认识了很多鱼儿。一生不忘他们。云、溪总是随着学海而来。。。

我喜欢蓝海。不过,这不需要原因。

回顾之大哥

“你有多少个哥哥?”
“两个。”

尽管,大哥已离开我们五年多,但我还是会如此回答,那样的问题。
尽管,那是五年多前的事了,但依然历历在目,那一刹那的变天。至今,仍震撼,我的心。

那是个转折点。一瞬间,生死离别,使我不知觉间比旁人走快了两步,想得更多、更远。今天的我,有很大部分,是因为那一天,才有的。因为,不想再看到爸妈伤心痛哭的样子,我从此格外珍惜自己,警惕自己,爱护自己。没有比看到父母的眼泪更痛苦的事。也因此,我必须更成长,更能负担,才能照顾爸妈,不让他们担心。

沉静、既来之则安之,是我的答案,把我从悲伤、迷失中拯救出来。失去的,的确深刻得难以放下;但因为健在,所以得走下去。好好活下去,好好走下去,是对离开的人的,一种承诺。

大哥,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平安,健康,快乐。

回顾之1107

小时候,我通常都可以在这一天(好像只有这一天)买到任何我想要的玩具。而通常都是Lego,因为,我只对Lego有兴趣。再来就是,生日早上由爸爸亲自下厨的寿面。这两样东西,大概就组成了我小时候的生日。

接着,渐渐长大了。Lego当然停止了。然而至今,蛋糕,或生日派对,都是缺席的。不,我并不是在遗憾或抱怨什么。因为这就是我的生日。大约是习惯了,反而不觉得有怎么样。突然想起去年的1107。是近年来,第一次有人唱生日歌给我听的1107。感谢那班同学,让我有罕有地感动。

尽管,生日对我而言,从来就不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生日,只是平平静静又过一天的日子。然而,生日的意义其实不在于寿星公寿星女本身。反而是应视生日为感恩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长大成人的日子。没有他们,何来我们?重要的是,我们健康、平安,脚踏实地走在正途上,不让父母担心太甚。

1107,我的生日。爸、妈,谢谢你们。

回顾之前言

感谢ns29,提醒了我,出国前总得回头看一下,看一看这十九年来的点点滴滴。说得简单点,也就是检讨再出发。起码,重新出发前,知道自己的背包里,装着的是什么,缺着的是什么,该丢弃的又是什么。然后他日归来,就清楚知道,自己背了什么新东西回来。

不过,要作个回顾也挺难的。不知该从什么地方看起。是跟着年龄走,还是跟着事件走?还是,索性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管他有条理与否。

History is for human self-knowledge. Knowing yourself means knowing, first, what it is to be a person; secondly, knowing what it is to be the kind person you are; and thirdly, knowing what it is to be the person you are and nobody else. Knowing yourself means knowing what u can do, since nobody knows what they can do until they try, the only clue to what man can do is what man has done. The value of history, then, is that it teaches us what man has done and thus what man is. ~ R.G.Collingwood

就想到什么,写什么吧!

Thursday, March 01, 2007

新年

今年的新年,与往年不同,因为明年开始至少三年是在异乡渡过。也就是说,这次是我离开前的最后新年了。想到明年开始不能回家团圆庆新春,尤其是吃团圆饭,心不禁感伤无比。回想这两年来在除夕前,从吉隆坡赶回怡保的心情,那种恨不得下一秒就到家的思家心情,还真是回味无穷,意义非凡啊!唯有离开过家,才会明白家的重要,团圆的意义。

然而,这次的新年也真没年味似的!首先是爆竹声没了。再来是往年看贺岁节目的闲情少了。更不用说拜年,因为向来都甚少去拜年。可能是因为即将要离开,心情作崇吧!但更可能是因为初三就不得不回到吉隆坡,回去参加由有关当局举办的培训营。培养爱国情操的培训营。

不过,当真只是"培养"那么简单吗?"ちがうょ!あるものをあらぅのじゃないか?"

我只看到,一味把矛头指向他人的举动;我只听到,一再地强调高于他人的言论。知道葫芦里卖什么药的人,不会轻易听信那商人的卖药赞药灵;但是初出世面的小伙子小妮子们,一听是万灵仙丹就立刻买下收下了。是真是假,总之是听那商人的话就可以了!如果他们的用意是为了让群众买了那药清洗什么的,我想,他们是成功的。因为,事实的确是很多人都买了那药似的。他们已开始清洗工作了。。。

全球化了,地球是平的,难道还要靠个拐杖与人竞跑吗?难道还是不容许不一样的声音出现吗?五十而知天命,难道天命是要我们断续"让路"吗?还有,别以为牺牲一词是一人专有的!古今中外,有哪一个人物或民族不是凭自身的努力,自强不息,才能从困境中走出来,留下流芳百世的足迹的?

我只是不满那些别有居心的商人,因为他们盗取了他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对于那些小伙子小妮子,我是仍然相信,他们不全是会盲从的人。日后,我还得与他们并肩作战,为这片土地注入希望与前程呢!

二零零七的新年,年味淡了。对于我,那味儿,却似乎转到其他地方了。。。